
大新竹在地跑團大推跑步地圖 圖片來源:清大運動事業及政策中心
長期關心地方運動事務發展的黃煜教授提到,這些跑步社團是國內路跑風氣歷久不衰的重要基石,國內的跑團就有數百個之多,成員由來自各行各業的跑友組成,只是因為喜歡跑步就聚集在一起,由於這些跑團需要共同練習跑步的空間與時間,因此,尋覓合宜的路線就顯得特別重要,幾個在地跑團認為優質團練路線的條件包括交通便利(如距離近、停車方便、位於交通幹道)、具備民生服務(如飲水、盥洗、休息及補給等)、周遭景色優美(如自然、名勝、知名景點等)、有適合集結的地點或可進行特殊訓練等。跑友藉由雙腳揮汗前進找出最合宜的跑步路線。

頭前溪左岸準備起跑 圖片來源:清大運動事業及政策中心

湖口愛跑團於湖口三元宮前合影 圖片來源:清大運動事業及政策中心

新竹路跑社於新竹公園合影 圖片來源:清大運動事業及政策中心
透過與在地跑團的互動與交流,清大團隊彙整出這些推薦路線蘊藏的深厚地方歷史意象、城市建設或是多元的自然生態,每一條路線都有其獨特風格,如湖口老街有台灣最早鐵路遺跡見證在地發展沿革,同樣地,竹22路線的三段崎古道是早期先民運送農作物的重要道路。從竹東生態河濱公園沿著下游到南寮漁港,各種活動空間加上豐富的生態場域成為在地居民運動休閒的最佳去處。另外,新竹田徑場經過的十八尖山及動物園亦是城市重要地標,將軍村的百顆星星更是捍衛國土的鐵證,而科學園區與清交是國內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搖籃,各路線摘要介紹如表一,為記錄及推廣這些路線的故事,國立清華大學運動事業及政策中心特別針對上述的推薦路線及跑團拍攝影片,期望藉此讓更多跑友認識新竹城市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跑團與清華大學運動事業及政策中心還在去年發起了大新竹跑團共同環境守則,期許跑友們沉浸在這些優質跑步環境的同時,也能為維護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從垃圾不落地、自備環保杯等小地方做起,實踐環境永續。
黃煜教授表示,跑步地圖的出爐凸顯了在地的「真善美」——跑團對跑步運動的真誠、對跑步環境的友善,以及展現新竹宜居城市之美,藉由跑團的推廣不僅有助於運動風氣的提升,更展現出這座城市的魅力,而清大團隊的拍攝工作只是拋磚引玉,事實上,除現有的六條路線外,寶山的寶二水庫及關西的關東古橋等也都是不少跑團的練習路線,這些都是極具人文歷史故事及風景優美的路線,希望未來有更多單位或組織能夠加入此行列,一起挖掘地方的自然與人文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