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的六燃 「分散式博物館」如何成為六燃文化園區的前進路徑?
《幽靈記憶》多媒體光桌說故事表演 圖片來源:陽明交大
這次六燃文件展特別邀請「雜波創造 HwH project」跨領域創作團隊的黃彥翔、葉韋鉦與鄭任翔三位互動藝術家,為六燃廠房內珍稀的霜毛蝠製作多媒體互動裝置,在展場入口圓形漏斗空間呈現,讓新竹獨有的夜精靈「亮」進你我心中。展場中將可一覽六燃國際互動劇場展演紀錄片、陽明交大獨創的多媒體光桌說故事創作投影、七部《六燃劇外劇》、五部採訪報導影片、以及科技智慧導入六燃活化等實踐成果,充分傳達保存、建構和詮釋六燃的各式觀點和方法。
遨遊夜精靈—霜毛蝠互動裝置 圖片來源:陽明交大
延續三年前的「2019六燃文件展」,透過爬梳、參與新竹六燃的二戰歷史和之後陸續發生的事件,來思考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意義,本次「2022六燃文件展」以「移動的六燃,移動的博物館」為主題,探討分散式博物館概念。這次文件展拋出的關鍵議題是:「分散式博物館」如何成為六燃博物館文化園區的前進路徑?
目前新竹六燃約有十棟之多的建築遺構群散落在約三百公頃的舊場域中,範圍包括了清大校園與夜市、赤土崎、光復中學、公道五中油油庫、將軍村、交大校區部分校地,適合全面地從歷史地景紋理、空間敘事轉變、博物館策略與典範形成等角度切入,來思考整體的新竹六燃在不同時期的樣態與喻意,以折射出當代語境下活博物館的精神姿態。
位於臺灣的新竹六燃連著新高(臺中)六燃、高雄六燃,更跨海連結其他四座在日本、一座在平壤的日本海軍燃料廠,這不僅是臺灣作為一個國家,也代表了一整個亞洲的歷史景深、能源產業的演進、戰爭敘事的觀點,與千千萬萬個不斷發生的生命故事。
2022六燃文件展從宏觀的視野觀看當代,除了剖析六燃的意義如何在時間中消失與重新被建構,更是關於我們要如何記得六燃、治理六燃、建構六燃。今年6月6日至7月20日邀請新竹人一起走入自己的六燃,親身體驗「活隱喻・活博物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