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得獎主Slinky_Ninja來自中興大學與台灣大學 圖片來源:國家太空中心
ATZG由JAXA主導、透過亞太區域太空組織論壇(APRSAF)號召成員參與,鼓勵學生透過實驗探索太空微重力環境的物理現象,並且進行實驗可行性研究,加深對太空的了解。承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自去年10月起廣為宣傳,吸引108個隊伍、290人報名,創下新高。至提案截止,共有67隊195人提交提案,年紀涵蓋國小一年級到碩士班學生。
昨日台灣區初選,63支參賽隊伍到場以全英文進行 3 至 5 分鐘的提案說明,並展示對微重力現象的創新思考與實驗構想。最終由中興大學陳文慶與台灣大學學生共同組成的隊伍「Slinky Ninja」提案探討妙妙圈螺旋結構在微重力下是否能引導/塑形流體奪下第一,大安高工電子科學生黃鈺書一人隊伍「Aerial」提案探討中間軸定理與流體力學結合的現象,獲得第二名,竹科實中曹喜學與建功高中學生組成的隊伍「The Magical Rings」提案觀察雙環紙飛機的在太空中的飛行軌跡拿到第三名。
評審認為這三個隊伍的提案在科學性、創新程度、表達技巧、簡報內容四個層面都表現突出,值得進一步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中進行驗證。
TASA教育辦公室總監鄭琮生表示,每個上台簡報的同學都克服了許多困難,這些經驗都是進步的養分,每個冠軍隊伍也都是經過這樣的累積而能平順流暢的表達科學思考,期許同學持續對太空科學懷抱熱情。
成大教務長沈聖智表示,ATZG讓同學能從原理面思考不同現象的問題,貫徹科學精神,培養學生探討問題的能力。承辦比賽的成大機械系教授張怡玲認為,台灣積極推動太空產業政策下,從小培育太空人才十分重要。TASA透過ATZG等太空科普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太空探索的興趣,還能為產業帶來新思維,推動國家科技發展。
TASA後續將把三份實驗提案交付給JAXA,預計3月由日本太空人選擇出適合帶上太空的實驗計畫。預計今年12月至2026年2月在軌道上進行實驗。目前確定參與的國家地區包含澳洲、孟加拉、日本、菲律賓、新加坡、台灣、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其他國家由JAXA審查中。
上屆ATZG共有來自9個國家的245個實驗主題申請,最後選出16個實驗主題在ISS日本實驗模組「Kibo」中進行太空實驗。